网络流量采集的挑战

流量采集的挑战

1.采集需求多样化。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引入网络架构构建了大二层网络平台,为承载的业务提供高冗余网络架构。二层多路径等技术也对流量采集提出了挑战,不同路径均有流量分布。因此,在双活数据中心流量经过的所有链路上都需要部署流量采集点。

另外,数据中心网络安全域边界部署了防火墙、安全域内部署负载均衡及其他安全设备,为了精准定位业务流量,实现端对端的监控,需要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量进行按需采集。此外,随着私有云业务上线推广,对云平台中的网络性能及安全监控也是需要进行有效的采集,才能做到监控没有盲区。

2.处理需求复杂化。不同分析工具对流量采集处理需求各不相同。例如:对于网络性能监控,需要分析业务路径的各个区域间及区域内的流量。通过交换机镜像方式采集的流量将产生重复流量数据,因此需要对流量进行去重处理。同时,为了识别原始流量的网络区域位置,还需要对流量进行标签化管理。此外,网络性能监控不需要数据包的内容,还可以对数据包进行截短,进而为网络性能分析工具优化采集的流量。

对于应用性能监控,则需要能够实时分析网络上承载的业务质量指标,采集业务相关的数据会话,分析交易类型、交易渠道、业务质量关键指标,要求采集完成的交易会话,不允许出现丢包、重复数据包的现象。

3.流量探针限制。基于流量分析的探针,每个设备都需要交换机镜像口的流量,而交换机仅支持2个session,这必然造成有些探针无法取得所需流量,镜像口资源不足。另一方面,流量探针单端口的部署成本较高,交换机和流量探针的组合无法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。因此,需要在流量采集和分析之间部署流量采集层,将流量采集、处理后转发给相应的分析工具,可以有效降低分析工具的部署成本,节约开支。

4.数据安全及合规。随着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体系的不断深入,流量采集和分析的应用场景需求不断增加。例如全网流量可视化与动态分析、互联网应用安全防护、云安全等。另一方面,网络承载着客户业务的重要数据,如何能对数据进行安全合规使用,避免信息泄露,也是在进行采集网络规划建设时需重点考虑的问题。例如对于部分重要的生产网络流量数据,需要进行脱敏处理,隐藏客户敏感信息,避免信息泄露。

采集网络架构

综合考虑采集层的稳定性、智能化、可扩展性、可管理性等要求,结合实际监测需求,流量采集网采用结构化分层设计。

采集网络自身的架构对于流量采集至关重要,目前主流的技术主要有级联和集群,级联部署模式中流量需要分段配置过滤规则,即从A设备到B设备流量要在每个设备上去配置与管理;而集群模式是将所有设备作为一个逻辑管理单元,从A设备到B设备的流量是由统一的规则实现,不需要分段配置,既便于流量的管理维护,也能够对流量故障诊断时快速定位流量分配。采用了集群部署模式,将同城的双活数据中心流量打通,通过核心层设备实现双中心的流量按需调用至任何需要流量的工具,实现了全网的流量在集群范围内统一管理。

流量汇聚层: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机房结构,流量汇聚层设备部署于各个模块机房,负责采集本模块机房的流量,并实现流量的标签化管理和基本过滤。

流量核心层:负责采集各个汇聚层汇聚过来的流量,实现流量的统一管理和精细化过滤。

通过实施分布式网络流量采集系统,实现对双活数据中心内的各个业务区域流量分布采集,集中梳理。同时,也能够提供面向不同业务的数据采集、去重、切片、脱敏、分发、筛选、复制和负载均衡,并按需进行网络数据包重构,有助于进行网络规划、网络优化、网络监测、业务流量趋势分析、网络故障定位等工作,保障网络的正常、稳定、可靠运行,实现全网流量可视化和流量精细化管理。分布式流量平台覆盖双活数据中心各个业务功能区域,并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容性,为系统的扩展和升级,预留容量。

以上是小编对网络流量采集的挑战的总结,有什么问题请联系小编



推荐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003-1585
010-82562362
13811070381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